近日,生物技術研究領域的國際頂級權威述評性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特邀我校劉天罡教授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Chu-Young Kim教授為該刊2017年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奶匮庉?,組織國際學術界對“藥物生物技術”前沿領域,尤其是新型天然產物藥物挖掘、新型疫苗的研發及小分子天然產物高產和結構改造,蛋白藥物的開發以及癌癥個性化免疫治療等方向進行系統總結并對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在本刊中,劉天罡教授領銜發表了題為《萜類化合物高效合成及新萜類化合物挖掘的策略》的綜述論文,為該領域全球的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進行了前瞻性的分析。
萜類化合物是最重要一類天然產物,具有多種經濟及藥用價值,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番茄紅素、β-胡蘿卜素、蝦青素等營養品,家喻戶曉的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和抗腫瘤藥物紫杉醇都屬于這一家族。而挖掘這一類具有重要經濟及藥用價值的萜類化合物并實現其高產一直是這一領域研究人員孜孜以求的目標。劉天罡教授結合自己在微生物萜類化合物代謝工程,生物合成元件及產物挖掘領域的一系列創新性研究,從代謝途徑改造、底物及輔因子供給等方向系統地總結了萜類化合物高產所需要考慮的因素,提出了創新策略及未來發展方向,系統性地詮釋了“定向合成代謝”(Targeted Synthetic Metabolism)的科學和技術理念。
該文還系統地指出了現行萜類化合物挖掘策略體系的優缺點及其克服的策略,所提出的基于代謝工程和組合生物合成的“非天然”萜類化合物高效合成策略將有效加速萜類化合物的挖掘進程并實現高效合成。
目前,劉天罡教授課題組致力于利用代謝工程的技術手段解決微生物藥物、重要天然產物的挖掘與高效合成的科學和技術問題,近年來已連續在本學科領域權威專業雜志Metabolic Engineering《代謝工程》發表了5篇學術論文,引起廣泛和系統深入的科學和社會影響。
據悉,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是系列報道全球生物技術前沿領域研究進展的頂級權威述評性期刊,每年針對生物技術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分別以各領域??问竭M行評述。劉天罡教授是首位藥物生物技術領域以特邀編輯身份領銜該領域綜述評論的國內學者。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81669173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