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Science發表口腔醫學院校友、美國耶魯大學劉斌博士的研究文章,論文題目為“Structural basis of bacterial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揭示了細菌基因特異性轉錄激活的工作機制。

劉斌博士
美國耶魯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應用冷凍電鏡解析了一種基因特異性轉錄激活復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并且在結構上和機制上描述了細胞用來開啟或者說激活特異性基因。轉錄是細胞采取一系列步驟讀取DNA中基因遺傳信息的第一步.在細胞中環腺苷酸受體蛋白(CAP)可以通過兩種機制激活基因轉錄,完整的轉錄激活復合體(TAC)結構對CAP激活機制的解析至關重要。本研究解析了大腸桿菌I類TAC的高分辨率結構,其中包含CAP二聚體、RNA聚合酶(RNAP)全酶和核酸(啟動子DNA和RNA)等組分。該結構展示了CAP如何結合上游啟動子DNA并招募RNAP以激活轉錄的結構基礎。同時由于細菌和高等生物中的轉錄復合體在結構上和機制上也存在相似性,這種結構也為理解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生物中的轉錄和轉錄調節提供一個框架基礎。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11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bacterial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高清晰電鏡結構揭示細菌基因特異性轉錄激活的工作機制
口腔醫學院92級本科校友劉斌博士為該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劉斌博士同時也是該院趙怡芳教授的99級碩士研究生。劉斌博士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后到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師從于耶魯大學托馬斯?施泰茨教授(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 主要從事基因轉錄的結構機制研究。
》》》 論文鏈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8/6365/947